当全球光伏发电量在2023年突破1000TWh大关时,一个尖锐的问题浮现:如何让"看天吃饭"的风光发电变成稳定供电?这正是新能源储能技术要解决的核心命题。试想一下,如果风停了、太阳下山了,我们怎么办?储能系统就像电力系统的"充电宝",在能源生产与消费之间架起智能桥梁。
| 储能类型 | 容量(MW) | 效率(%) | 成本(元/Wh) | 
|---|---|---|---|
| 锂离子电池 | 200-800 | 85-95 | 1.2-1.8 | 
| 钠硫电池 | 50-300 | 75-85 | 2.0-3.0 | 
| 液流电池 | 10-100 | 70-80 | 3.5-5.0 | 
| 压缩空气 | 100-1000 | 60-70 | 0.8-1.2 | 
在储能行业,我们正见证三大趋势:
以EnergyStorage 2000为例,这家深耕储能领域20年的企业,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储能管理系统(iEMS),成功帮助江苏某工业园区实现:
当特斯拉Megapack单项目规模突破3GWh时,我们更应该思考:储能系统不仅要解决"有没有",更要解决"好不好"。预计到2030年,全球储能市场规模将突破1.2万亿美元,这场能源革命中,谁掌握核心技术,谁就能赢得未来。
指将风电、光伏等间歇性能源转化为可调度电能的整套解决方案,包含电池组、逆变器、管理系统等核心组件。
通过"削峰填谷"机制,在发电高峰时存储多余电能,在用电高峰时释放电能,实现供需动态平衡。
EnergyStorage 2000专注储能系统研发制造,业务涵盖:
(本文数据来源:国际能源署2023年度报告、中国储能联盟白皮书、企业项目实测数据)
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?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