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记得2017年那个光伏产业狂飙突进的年份吗?全球新增装机量首次突破100GW大关,中国厂家包揽出货量榜单前五席位。本文将通过独家视角,带您复盘当年光伏板制造商的战略布局与技术突破,揭秘那些影响至今的行业转折点。
根据PV-Tech发布的年度报告,2017年全球组件出货量达到103GW,中国厂家占据78%市场份额。这个数字背后藏着三个关键趋势:
| 排名 | 企业名称 | 出货量(GW) | 市占率 |
|---|---|---|---|
| 1 | 晶科能源 | 9.8 | 15.2% |
| 2 | 天合光能 | 8.5 | 13.1% |
| 3 | 阿特斯 | 7.3 | 11.3% |
| 4 | 隆基股份 | 6.9 | 10.7% |
| 5 | 晶澳太阳能 | 6.6 | 10.2% |
2017年堪称黑硅技术商业化元年,这项能将多晶电池效率提升0.8%的工艺,让不少老牌厂家重获竞争力。以某浙江企业为例,其采用湿法黑硅技术后,60片组件功率突破285W,生产成本却降低8%。
隆基在该年将PERC电池量产效率做到21.3%,比行业平均高出1.5个百分点。这种技术迭代速度,直接导致当年有12家中小型光伏板厂家退出市场。
以晶科能源为例,其2017年登顶全球榜首的秘诀在于:
| 技术类型 | 平均功率(W) | 温度系数(%/℃) | 年衰减率 |
|---|---|---|---|
| 普通多晶 | 265-270 | -0.41 | 0.7% |
| 黑硅多晶 | 275-280 | -0.39 | 0.6% |
| 单晶PERC | 290-300 | -0.35 | 0.5% |
作为深耕光伏领域15年的技术方案提供商,XYZ新能源累计为全球47个国家提供光伏系统解决方案。我们的核心优势体现在:
2017年光伏板厂家的技术路线选择与产能布局,深刻影响着当今产业格局。单晶PERC技术的突破、海外产能的提前部署、以及智能化制造的投入,成为企业持续领跑的关键。
A: 当时以156.75mm硅片为主,组件尺寸普遍为1640×992×40mm
A: 建议通过EL检测查看隐裂情况,并测试功率衰减是否在承诺范围内
A: 优质厂家产品仍可保持80%以上输出功率,适合分布式项目
获取最新光伏解决方案:
电话/WhatsApp:+86 138 1658 3346
邮箱:[email protected]
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?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