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扩大,储能电站容量电价成为调节电力市场的关键工具。本文将从政策背景、定价逻辑、应用场景三个维度,揭示这一机制如何推动储能行业商业化进程。
如果把储能电站比作巨型充电宝,容量电价就像租用这个设备的基础服务费。它不同于按实际充放电量结算的电量电价,而是根据储能系统可用容量进行补偿,确保投资者获得稳定收益。
202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《关于建立新型储能价格机制的通知》明确提出:
专家解读:"容量电价相当于给储能项目装上''双保险'',既降低投资风险,又激励企业参与电网调峰。"——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
看看这组数据就明白了:
| 项目类型 | 投资回收期(无补贴) | IRR(含容量电价) |
|---|---|---|
| 锂电储能电站 | 8-12年 | 12%-15% |
| 液流电池储能 | 10-15年 | 9%-11% |
没有容量电价时,就像让出租车司机只收油费不收起步价——根本覆盖不了车辆折旧成本!这种机制解决了储能行业的三大痛点:
山东作为首批试点省份,2023年储能电站日均调用次数提升至2.3次,容量补偿费用占整体收益的40%。而在德国,容量竞价机制让储能项目参与一次调频市场的收益增加近30%。
虽然政策利好不断,但企业仍需注意:
就像手机套餐要选适合的资费方案,储能投资者需要根据当地政策、资源禀赋、电网结构等因素,量身定制项目方案。
根据测算,容量电价分摊到每度电的成本增加不到0.003元,却能提升电网10%-15%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。
长时储能系统(4小时以上)优势明显,如压缩空气储能、全钒液流电池等。
作为专业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,EK SOLAR在电网调频、工商业储能、微电网等领域拥有50+成功案例,项目覆盖15个国家地区。如需获取定制化解决方案,请联系:
电话/WhatsApp:+86 138 1658 3346
邮箱:[email protected]
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?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