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知道吗?2023年全球储能电站事故中,有68%与产品标准执行不到位直接相关。作为新能源领域的"安全守门人",储能产品标准就像产品的"身份证",决定了设备能否进入国际市场。本文将深入解析国内外主流认证体系,带您看懂这个价值千亿市场的"游戏规则"。
中国储能市场正以每年30%的增速狂飙突进,与之配套的标准体系也在快速完善。目前主要分为三大类:
| 标准类型 | 关键指标 | 测试方法 | 
|---|---|---|
| 电气安全 | 绝缘电阻≥100MΩ | 500V DC耐压测试 | 
| 热管理 | 温差控制≤5℃ | 红外热成像扫描 | 
| 循环寿命 | 容量保持率≥80% | 1C充放电循环测试 | 
想进军海外市场?这些"通行证"缺一不可:
UL 9540认证+IEEE 1547标准,就像进入美国市场的"双重保险"。特斯拉的Megapack正是凭借这套认证,拿下了加州80%的储能项目。
2024年起实施的EU 2023/XXXX号指令,新增了电池碳足迹追溯要求。我们的ESS-3000系列产品已通过全套更新认证,帮助客户规避了23%的关税成本。
日本JIS C 8715-2019标准对地震防护要求严苛,要求设备能承受0.6g以上的加速度。而韩国KESS认证则重点关注电池管理系统(BMS)的精度误差,要求≤1.5%。
随着虚拟电厂(VPP)的普及,IEEE P1547.8草案已新增了聚合储能系统的动态响应要求。而AI驱动的预测性维护,也将被纳入2025版IEC 62933标准体系。
作为深耕储能领域15年的方案提供商,EnergyStorage Tech已帮助全球200+客户通过各类认证。我们的优势在于:
立即联系我们的认证专家:
 ☎️ 电话/WhatsApp:+86 138 1658 3346
 📧 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
储能产品标准既是技术门槛,更是市场护城河。掌握国内外标准差异,提前布局认证规划,将成为企业制胜全球市场的关键。随着"双碳"目标推进,标准体系必将向更智能、更安全、更环保的方向持续演进。
A:至少需要CE认证(欧盟)、UL 1973(北美)以及GB/T 36547(中国),建议加做盐雾测试认证以应对沿海环境。
A:NFPA 855防火标准,该标准对储能系统的间距布置有具体到厘米级的要求。
A:查看是否具备CNAS认可和ILAC国际互认资质,我们的合作实验室均持有双认证资质。
A:通常3-5年,但需注意年度监督审核。UL认证要求每年至少一次工厂审查。
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?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