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随着"双碳"目标推进,新能源储能技术正在成为央企布局的战略要地。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最新数据,2023年央企在新型储能领域的投资规模已突破800亿元,占行业总投资的62%。这个数字背后,折射出央企在能源转型中的特殊地位——既是政策落地的重要推手,也是技术应用的超级场景。
| 应用场景 | 项目占比 | 技术类型 |
|---|---|---|
| 电网侧调峰 | 45% | 锂电池、压缩空气 |
| 新能源配储 | 32% | 锂电池、钠硫电池 |
| 工商业储能 | 18% | 梯次利用电池 |
想与央企合作?光有技术可不够!某知名储能企业市场总监坦言:"央企采购就像''九章算术'',既要算经济账,更要算政治账。"他们去年中标国家电网项目的秘诀是: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+本地化运维网络。
随着电力现货市场全面铺开,能量型储能向功率型储能转变已成定局。业内人士透露,央企正在重点关注这些技术方向:
作为深耕储能领域15年的高新技术企业,我们已为五大发电集团提供定制化储能解决方案。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能量管理系统(iEMS),在电网调频、新能源消纳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。联系方式:
新能源储能技术进入央企体系,既是技术实力的试金石,更是商业模式的竞技场。在这个充满机遇的赛道中,只有真正理解央企需求、把握技术趋势的玩家,才能在这场能源革命中占据先机。
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?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