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圆柱锂电池的"心脏"——极片结构中,极耳如同连接电能传输的"高速公路",其设计直接影响电池内阻、热管理和循环寿命。作为新能源行业的核心组件,极耳工艺的革新正推动着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技术升级。
根据GGII数据显示,2023年全球锂电池极耳市场规模突破42亿元,其中动力电池领域占比达68%。我们的目标读者包括:
最新行业趋势显示,镀镍钢带正逐步替代传统纯镍材料,在保持导电性的同时将成本降低30%。某头部企业通过采用0.05mm超薄复合极耳,成功将21700电池内阻控制在18mΩ以下。
| 材料类型 | 导电率(S/m) | 成本指数 | 适用场景 |
|---|---|---|---|
| 纯镍带 | 1.4×10⁷ | 100% | 高倍率电池 |
| 镀镍钢带 | 1.1×10⁷ | 65% | 储能电池 |
| 铜铝复合带 | 2.3×10⁷ | 120% | 快充电池 |
特斯拉4680电池采用的全极耳设计(又称"无极耳"技术),使电子传输路径缩短5倍,温升降低20%。这种设计变革犹如在电池内部建立"立体交通网",大幅提升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。
作为专注锂电池组件15年的高新技术企业,我们为全球30+客户提供定制化极耳解决方案:
行业前沿正在探索:
极耳作为锂电池的"能量枢纽",其材料、结构和工艺的创新持续推动着新能源行业进步。选择专业的极耳供应商,将助力企业在动力电池和储能领域获得技术先发优势。
A:厚度增加会降低内阻,但会挤占活性物质空间,需要根据应用场景平衡设计。
A:可通过微欧计测试接触电阻,配合金相分析焊点微观结构。
A:通常由材料疲劳或装配应力导致,建议采用有限元分析优化结构设计。
需要极耳定制解决方案?立即联系我们的工程团队:
电话/WhatsApp:+86 138 1658 3346
邮箱:[email protected]
[企业简介] 作为新能源行业核心组件供应商,我们专注于圆柱锂电池极片极耳的研发与生产,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、家用储能和工业备用电源领域,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帮助客户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。
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?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