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三年,中国储能电站交易市场出现年均37%的增长率,但收购价格却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。以2022年某央企收购山西30MW/60MWh储能项目为例,成交价仅为新建成本的65%,而同期广东某工商业储能项目却以溢价20%成交。这种价格波动背后,隐藏着哪些行业规律?
| 项目类型 | 容量范围 | 2023年收购均价(元/Wh) | 同比变化 |
|---|---|---|---|
| 电网侧储能 | 50-100MW | 1.2-1.8 | +18% |
| 用户侧储能 | 1-10MW | 0.8-1.2 | -5% |
| 新能源配套 | 20-50MW | 1.5-2.0 | +22% |
2023年行业出现两个明显趋势:一是共享储能模式项目估值溢价达30%,二是具备虚拟电厂(VPP)接入能力的资产备受青睐。某投资机构近期收购的山东200MW/400MWh项目,就因为集成需求响应功能,成交价突破行业基准价15%。
以我司参与的湖北某50MW储能电站收购为例,通过智能运维系统改造和多市场交易策略优化,使项目年收益提升40%,最终实现资产溢价28%。这印证了专业运营团队在价值重塑中的关键作用。
随着碳酸锂价格趋稳和电力现货市场全面铺开,预计2024-2026年:
储能电站收购价格本质是技术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动态平衡。专业评估需要同时考量设备状态、政策环境、市场机制等多维因素。建议买卖双方借助专业机构,采用全生命周期视角进行价值判断。
A:可采用基准价修正法:新建成本×残值系数×区域调整系数×技术修正系数
A:当电池容量保持率低于70%时,通常需要专项评估后续应用场景
A:广东、山东、浙江等电力现货试点省份更具交易优势
专业储能资产交易服务
联系我们获取定制化评估方案:
电话/WhatsApp:+86 138 1658 3346
邮箱:[email protected]
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?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