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某工业园区突然停电,价值200万的冷冻仓储设备因备用电源容量不足导致货物损毁。这个案例暴露出储能仓电池容量计算的重要性——就像盖楼房没算准地基承载力,后期使用必然隐患重重。本文将用工程实例带您掌握储能电池容量计算的核心规则。
基础公式:
 电池容量(Ah)=总负载功率(W)×备用时间(h)/[电池电压(V)×放电深度×系统效率] 
某数据中心案例:
 负载功率50kW,需支撑6小时,选用48V锂电池系统(放电深度80%)
 计算过程:50,000W×6h/(48V×0.8×0.85)=9,191Ah 
| 参数类型 | 典型值范围 | 影响系数 | 
|---|---|---|
| 环境温度 | -20℃~40℃ | 0.7~1.2 | 
| 循环次数 | 2000~6000次 | 容量衰减率 | 
| 充放电效率 | 93%~98% | 能量转换损耗 | 
2023年储能行业两大突破正在改变容量计算规则:
PowerSave Tech专注储能系统研发15年,服务覆盖35个国家,在新能源并网、工业备电领域拥有200+成功案例。我们的三维容量计算模型已通过TUV认证,可精准匹配不同场景需求。
联系我们获取定制方案:
 ☎️ 电话/WhatsApp:+86 138 1658 3346
 📧 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 
核心公式相同,但需注意放电深度差异:铅酸电池按50%计算,锂电池可取80%。
-20℃需增加30%容量裕量,40℃高温环境要预留15%散热空间。
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?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