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国家"双碳"目标推进,共和储能项目招标近期引发行业高度关注。仅2023年上半年,全国新型储能项目招标规模已突破15GW,同比增幅达230%。这种爆发式增长背后,既折射出新能源并网消纳的迫切需求,也预示着储能产业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。
| 技术类型 | 中标均价(元/Wh) | 市场份额 | 
|---|---|---|
| 锂离子电池 | 1.45-1.68 | 78% | 
| 液流电池 | 2.20-2.50 | 12% | 
| 压缩空气 | 1.80-2.10 | 8% | 
最近山西某200MW项目招标中,23家投标企业因储能系统集成认证缺失被直接淘汰。这警示参与者必须提前准备:
2024年招标文件显示,构网型储能技术要求出现频次同比增加150%。某头部企业技术总监坦言:"现在招标方不仅看价格,更看重系统的电网支撑能力,这就像从''会跑步''升级到''会花样滑冰''的要求转变。"
以EnergyStorage2000参与的山东某风光储一体化项目为例,我们通过混合储能配置方案实现:
行业领先服务商介绍:
 EnergyStorage2000专注储能系统集成15年,服务网络覆盖全球36个国家。自主研发的智能预警系统可将设备故障率降低62%,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外120+储能项目。 
📞 联系我们:
 电话/WhatsApp:+86 138 1658 3346
 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 
面对共和储能项目招标热潮,企业需要建立技术+服务+成本的三维竞争力。既要掌握构网型储能、长时储能等前沿技术,又要构建快速响应的本地化服务体系,同时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。
A:目前80%项目接受多种技术路线,但需提供对应技术认证和运行数据。
A:需与本地企业组成联合体,且核心技术必须通过国产化认证。
A:在现行电价政策下,工商业储能项目回收期约4-6年,电网侧项目8-10年。
对我们的先进光伏储能解决方案感兴趣吗?请致电或发消息给我们以获取更多信息。